9月16日至17日+32020年度凉山民族地区“9+3”中职免费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及培训会在四川省档案学校继续教育大楼举行。全面会上,推进详细介绍了“9+3”工作情况及“9+3”免费教育取得的免费民族成绩,随后,教育凉山州驻校工作组进行大会经验交流发言。助力
一直以来,地区四川省档案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3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全面道德情操、扎实的推进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免费民族身心、良好的教育审美情趣,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助力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地区合格人才。
2014年,四川省档案学校被纳为彝区“9+3”项目学校,6年来,学校以人为本,以质量为目标,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9+3”工作绽放幸福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家访暖心
在双重“激励”中前进
从2014起,学校把到彝区家访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来抓。6年来,学校领导带领教职工200余人次,在彝族年和“五一”期间前往大小凉山开展家访,对凉山州全部10个“9+3”县的600余名学生进行家访,家访的每户人送慰问金200元,共发送12万余元;还分别在喜德、雷波、布拖、昭觉、普格、金阳、美姑、越西县召开了9次家长会,参与家长人数达1300余人次。
学校家访工作有计划、有团队、有目的、有制度,绝不是“走过场”。家访路途艰辛,从县上到村上,往往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的车程,有些还需要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一路步行才能到达。但是,参与家访的教职工,不畏艰辛,将“9+3”政策带给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表达学校的关心和慰问。通过家访,让家长更好了解教育扶贫政策和学校的管理,使学校和学生家庭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关系,获得了家长的认可,也让学生感受到特别的温暖,激励着他们不畏艰辛和困难,走出大山,自强自立。
特别是所有参与家访的老师们都发生了变化,看到学生的家庭状况,老师们写出“每次来凉山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说是来看孩子们,不如说是向孩子们学习,让自己得到成长……”这样深刻的感悟。家访促进了学校年轻教职工的成长,增加了老师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着老师们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心关爱。
授人以渔
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为帮助彝区“9+3”学生更好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学校积极争取,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项目学校,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2016年1月6日,学校承办了“青年之声·授渔缘梦”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走进四川活动。2016年6月19日,学校承办了“授渔计划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在凉山州喜德县的启动仪式。2018年9月5日是第三个“中华慈善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推出120分钟《善行中国》大型直播特别节目,雅安为直播点之一,主要直播内容为“授渔计划·平安成长”精准扶贫完美助学行动,时长达15分钟。此次活动是中央电视台首次在雅安举办的直播活动,学校是雅安直播点承办单位。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900余名彝区“9+3”学生享受“授渔计划”资助,受助金额达4295426.56元,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困难。雅安市慈善助学基金、“美丽青春·国税有爱”等多个爱心助学项目也落户学校,为彝区及贫困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今年,学校出资补助食堂,不让饭菜涨价,保证学生生活水平不降低,让学生安心学习。
规范管理
确保彝区学生学有所获
为做好彝区“9+3”工作,学校组织教职工赴藏区“9+3”学校、凉山州相关部门学习经验,邀请凉山州“9+3”驻蓉联络组组长等领导、专家为全校老师授课;制定了《彝区“9+3”学生管理文件汇编》,为彝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彝区学生入校后,学校选配了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学生干部的组成上,也充分考虑汉彝学生搭配比例,杜绝一边倒的情况。鉴于学校彝区学生已到达1200余人,学校为每一个年级确定一名“9+3”驻校教师,负责彝区学生的联络、帮扶、管理工作。在学生宿舍配备了专科以上学历的管理老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彝区学生与内地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让彝区学生与内地学生同吃同住,互相帮助、相亲相爱。学校还组织全校200余名教职工先后结对帮扶彝区学生600余名,给予10万余元资助。
针对彝区学生与内地学生学习水平有差异的情况,学校调整教学方案,周末开展免费文化补习,让每一位彝区同学都跟上学习进度。学校开设了普通话和语言沟通课,提高同学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兼顾民族风俗的活动,如彝族新年庆祝活动、“喜德学生之家”“留校学生之家”等;开展乒乓球赛,篮球赛等活动;组织彝区学生参与雅安市的各项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成才。
学生更好成长成才,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学校美誉度提升……6年来的工作成果显著。接下来,学校将以“9+3”学生为重心,搞好沟通协调和教育引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用爱送学生们一双双飞翔的翅膀,帮助更多的彝区“9+3”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他们命运,为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作出更多的贡献。
本报记者 郑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