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有一个有趣的红树假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描述的林生是国民财富增长与环境质量呈现倒U型的时间关系。在工业化的态修早期,伴随着经济的动中增长,各项污染指标不断提高,勾勒直至人均收入提升至较高水平,未城污染指标才会掉头向下。重新湛江简单概括就是发现复行“先污染,后治理”。红树
然而,林生在全球研究者的态修实证研究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虽被证实符合许多城市乃至国家的动中实践规律,却并非唯一的勾勒实践规律。综观全国近300座城市,是否存在着另一种发展模式,有别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绘的“多数规律”?
广东湛江呈现了另一种应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关系的可能。时下,这座滨海城市正持续性地推进红树林湿地的修复与保护,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红树林之城”。二十多年来,湛江开展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人工造林面积超过2000公顷,在全球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的大趋势下,全市红树林面积从1985年的7186.3公顷恢复至当前的9958.13公顷。
由此关联的两个基本事实是:湛江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不断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宝钢、巴斯夫等大型工业项目落地后更是奠定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基底;与之相伴的,这座城市的环境指标并未发生明显恶化,典型范例是在全球红树林湿地面积逐年锐减的大趋势下,实现辖区内红树林湿地面积的连年增加,不断出现珍稀水鸟物种亦证实湿地生态之优越。
留住红树林,让自然景观和大型工业基地在蓝天下共存,意义巨大。一方面,这是“边开发,边保护”而不必“先污染,后治理”的实证样本;另一方面,这又是自然景观融入生活空间的未来城市雏形。
当前,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以空间效益为导向的经济开发模式正逐渐褪色,城市里的人们愈加重视日常生活的体验,注重就业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平衡。生态修复行动造就的,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保留和社区生活空间的拓展,还将与人口规模优势、土地资源优势、综合成本优势一起,共同构成一座城市面向更广阔区域和更长远未来的竞争优势。
重新发现红树林的四重价值
改革开放早期,东部沿海地区不少城市迅速崛起,依靠的是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构成的比较优势。然而,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现和全球新一轮的制造业转移,沿海城市甚至部分内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