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破产企业老板境遇调查
躲债、破产转行、企业等待 破产企业老板境遇调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开平 应辽产 广东 浙江报道
金融危机一年来,老板那些倒闭破产的境遇企业老板都在干什么?
肖临泉东躲西藏一年来,在一个地方不敢呆5分钟以上,调查时间长了怕债主找到他。破产
李焕超在原来企业倒闭后彻底转行了,企业但隔行如隔山,老板接下来的境遇路还是个未知数。
事实上,调查《华夏时报》记者在广东、破产浙江深入采访的企业近半个月时间内发现,更多的老板倒闭企业老板在失去了全部或者部分资本之后,却还留下了最为宝贵的境遇经验和教训,他们目前还在等待,调查等待经济好转苗头出现再重新杀入。
躲债:不敢在一地呆5分钟
5月中旬,广东东莞常平镇黄泥塘工业区一家针织服装工厂停工已经近一年,门口的空地已是蒿草丛生。门卫懒散地坐在传达室打着哈欠说:“停工之后就没见过老板,欠债了,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这个时候,老板肖临泉为躲避债主,已过了近一年的“猫鼠游戏”生活。
记者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肖临泉,在指定地点,他匆匆停好车,快速穿过大门口的空地,三步并两步进了门。
一年前本报记者就曾在他宽大、豪华的办公室里对肖临泉进行过采访,当时虽然肖临泉已经在裁减工人,但工厂还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如今,肖临泉憔悴了许多。
肖临泉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最近半年肖临泉不断地变换电话号码,不断地变换住所。“只有他愿意联系你,你才能见到他。”
肖临泉“玩失踪”迫于债主追讨债务的压力。据和肖临泉合作的一家担保公司的刘经理介绍,肖临泉欠银行近200万,欠原料商多少就不知道了,“他的问题在于,应收款额度大,应付款额度也大,他收不到钱,还被债主追”。
工厂倒闭后,债权人要求肖临泉出售他的固定资产,评估后他的厂房和空地价值1200万,然而,他一直不愿出售。几个月后,整体经济形势下滑,买家由最初出价900万减少到了700万。
在贷款银行的负责人多次和他接触后,他勉强同意出售他所拥有的地块。但是当该银行联系到买家时,却又联系不到肖临泉。这种情况已出现多次。
“我一直认为我的经营管理没问题,只是时运不好碰到金融危机。”这位曾经拿到北京某名牌大学MBA学位的中年人,比一年前话少了很多。
和《华夏时报》记者交谈了短短5分钟后,他就匆匆离去。“他不会在一个地方呆太长时间,怕债主找到他。”和他有业务关系的担保公司负责人说。据了解,近期他的债权人已经对他提起诉讼。
相比肖临泉,同样是曾在东莞经营一家企业的张全卫更加“悲情”。这位40多岁的湖南人在经过近半年的“失踪”后,于5月6日已经在东莞被收押。
所有人都没想到张全卫会跑,因为他在东莞已经经营企业二十多年,自己建有价值几百万的厂房。
东莞一家信用担保公司的黄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倒闭企业的老板们,本地的就躲了起来,外地人很多就冒险跑了。这些情况都是被逼无奈。”据相关部门统计,仅东莞一地,去年厂主逃离工厂的案件就高达673起。
记者在浙江温州柳市镇采访时看到,作为我国铜管件接头的创始机构,大桥路170号的中德合资天力管件有限公司却铁门紧闭,10000平方米厂房内空无一人。
记者多方打听得知,公司老板柳知春因资金链出现问题,在一笔数额大致约2000万的银行借贷快到期时,拆借了一笔民间借贷,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随后柳知春去向成谜。
得知记者要找柳知春,他的一位好友告诉记者:“他在上海,听说身体不是很好,在养病,他的家人不希望我们过多去打扰他。”
转行:一切从零开始
相比之下,在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的情况下,积极转行的倒闭企业老板们更让人眼前一亮。
李焕超就是其中一个。尽管他仍不停强调:“转行不容易啊,而且彻底放弃(工厂)感情上也是很难接受的。”
李焕超是少数改行的企业主之一,曾经生产出口服装的他现在在东莞常平镇办有两家中型幼儿园,总共招收有500多名学生。去年11月份,这个600多人的工厂选择了关闭。
“这一年改变了很多。”他说,“刚开始做很艰难,一切都要重起炉灶。”幼儿园并没有想象的好做,因为金融危机,很多企业倒闭,很多外地人也都离开了东莞,幼儿园学生人数也随之减少。
尽管如此,李焕超转行后总算找到了一条出路。据一位熟知李焕超的人透露,现在李焕超的幼儿园利润不错,一年时间就有可能还清银行借贷。
同一时间,远在温州的浙江东元电器有限公司则以被兼并走上了另一条转行道路。
据悉,创建于2003年的麦克力公司,主要围绕生产断路器开关相关产品为主,发展势头迅猛,曾引起美国通用公司关注。而到了2008年,500万的产品销售额仅相当于2007年的1/5。
东元公司原大股东陈建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现在还在东元公司,现在公司正向太阳能方向发展。
“老板看中这个产业,可以一直在这个行业上做,去做自己不熟悉的行业,隔行如隔山啊!”浙江电气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里本告诉记者。
等待:经济何时好转
记者在柳市镇采访时正好碰上原“江龙印染”厂区恢复生产。早在去年10月,浙江江龙控股集团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资产随后被拍卖。7个多月后,经过重组,新投产的企业叫绍兴县广丰印染有限公司。
“从5月15日起,工厂试运行,18日正式开工。”绍兴县广丰印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李建法告诉记者:“广丰印染”的部分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来自原公司。
事实上,根据记者调查,广东、浙江一带曾经倒闭破产的企业老板,目前有80%以上还在等待经济露出好转苗头。
李焕超表示,他身边很多企业主都不得已关闭了工厂,但真正转型的却不多,“没事做,大多数人都在等”。
肖临泉现在已经把部分厂房租了出去,但是即使是自己不敢回厂房,也不敢去收租,他仍然愿意死死地守住最后的底线。“厂房卖掉以后,他要再翻身就很难了。”担保公司的黄经理说。
“如果他愿意放弃,他不会这么累。”肖临泉的林姓朋友说。据他介绍,只要肖临泉愿意出售厂房和土地,他就可以还清债务。
对于前景,广州一家已经停工的印刷厂老板钟令华对记者表示,虽然经济有复苏迹象,但对未来几个月的形势还是保持谨慎,不会轻易冒险开工或转行。
5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乃醒在广州对记者表示:“目前人们还很渺茫看不到前景,特别是中小企业很迷茫,找不到市场。”
“我们温州都是‘草根经济’,大集团不多,中小企业占多数,民营经营调头快,属于打不死的那种。”正泰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刘阳这样告诉记者。
或许,逐渐复苏的中国经济,是还在等待的企业主们最大的慰藉。